chapter3练习¶
编程作业¶
获取任务信息¶
在 ch3 中,我们的系统已经能够支持多个任务分时轮流运行,我们希望引入一个新的系统调用 ``sys_trace``(ID 为 410)用来追踪当前任务系统调用的历史信息,并做对应的修改。定义如下。
fn sys_trace(_trace_request: usize, _id: usize, _data: usize) -> isize
- 调用规范:
这个系统调用有三种功能,根据
trace_request
的值不同,执行不同的操作:如果
trace_request
为 0,则id
应被视作*const u8
,表示读取当前任务id
地址处一个字节的无符号整数值。此时应忽略data
参数。返回值为id
地址处的值。如果
trace_request
为 1,则id
应被视作*const u8
,表示写入data
(作为u8
,即只考虑最低位的一个字节)到该用户程序id
地址处。返回值应为0。如果
trace_request
为 2,表示查询当前任务调用编号为id
的系统调用的次数,返回值为这个调用次数。本次调用也计入统计 。否则,忽略其他参数,返回值为 -1。
- 说明:
你可能会注意到,这个调用的读写并不安全,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崩溃。这是因为在下一章节实现地址空间之前,系统中缺乏隔离机制。所以我们 不要求你实现安全检查机制,只需通过测试用例即可 。
你还可能注意到,这个系统调用读写本任务内存的功能并不是很有用。这是因为作业的灵感来源 syscall 主要依靠 trace 功能追踪其他任务的信息,但在本章节我们还没有进程、线程等概念,所以简化了操作,只要求追踪自身的信息。
提示
大胆修改已有框架!除了配置文件,你几乎可以随意修改已有框架的内容。
系统调用次数可以考虑在内核态的
syscall
函数中统计。可以扩展
TaskManagerInner
中的结构来维护新的信息。不要害怕使用
unsafe
做类型转换,这在内核处理用户调用时是不可避免的。在实现时,可以把系统调用参数中前缀的下划线去掉,这样更清晰。实验框架之所以这么写,是因为在没有使用对应参数的情况下,Rust 推荐使用下划线前缀以避免警告。
实验要求¶
完成分支: ch3。
实验目录要求
├── os(内核实现)
│ ├── Cargo.toml(配置文件)
│ └── src(所有内核的源代码放在 os/src 目录下)
│ ├── main.rs(内核主函数)
│ └── ...
├── reports (不是 report)
│ ├── lab1.md/pdf
│ └── ...
├── ...
通过所有测例:
CI 使用的测例与本地相同,测试中,user 文件夹及其它与构建相关的文件将被替换,请不要试图依靠硬编码通过测试。
默认情况下,makefile 仅编译基础测例 (
BASE=1
),即无需修改框架即可正常运行的测例。 你需要在编译时指定BASE=0
控制框架仅编译实验测例(在 os 目录执行make run BASE=0
), 或指定BASE=2
控制框架同时编译基础测例和实验测例。如果本地在线编译访问 github 遇到问题,可以对 os/Cargo.toml 中的依赖进行如下替换:
riscv = { git = "https://gitee.com/rcore-os/riscv", features = ["inline-asm"] } virtio-drivers = { git = "https://gitee.com/rcore-os/virtio-drivers", rev = "4ee80e5" }
注解
你的实现只需且必须通过测例,建议读者感到困惑时先检查测例。
简答作业¶
正确进入 U 态后,程序的特征还应有:使用 S 态特权指令,访问 S 态寄存器后会报错。 请同学们可以自行测试这些内容(运行 三个 bad 测例 (ch2b_bad_*.rs) ), 描述程序出错行为,同时注意注明你使用的 sbi 及其版本。
深入理解 trap.S 中两个函数
__alltraps
和__restore
的作用,并回答如下问题:L40:刚进入
__restore
时,sp
代表了什么值。请指出__restore
的两种使用情景。L43-L48:这几行汇编代码特殊处理了哪些寄存器?这些寄存器的的值对于进入用户态有何意义?请分别解释。
ld t0, 32*8(sp) ld t1, 33*8(sp) ld t2, 2*8(sp) csrw sstatus, t0 csrw sepc, t1 csrw sscratch, t2
L50-L56:为何跳过了
x2
和x4
?ld x1, 1*8(sp) ld x3, 3*8(sp) .set n, 5 .rept 27 LOAD_GP %n .set n, n+1 .endr
L60:该指令之后,
sp
和sscratch
中的值分别有什么意义?csrrw sp, sscratch, sp
__restore
:中发生状态切换在哪一条指令?为何该指令执行之后会进入用户态?L13:该指令之后,
sp
和sscratch
中的值分别有什么意义?csrrw sp, sscratch, sp
从 U 态进入 S 态是哪一条指令发生的?